徐孺子祠堂
黄庭坚〔宋代〕
乔木幽人三亩宅,生刍一束向谁论?
藤萝得意干云日,箫鼓何心进酒尊。
白屋可能无孺子,黄堂不是欠陈蕃。
古人冷淡今人笑,湖水年年到旧痕。
注释
徐孺子:东汉徐稚,字孺子。陈蕃为豫章太守,专门做了一张榻给他坐。
生刍:徐稚吊唁郭林宗之母,只放一束生刍(青草)。语出《诗经》:“生刍一束,其人如玉”。
黄堂:太守之堂。
乔木:高大树木。
白屋:古代平民住屋不施采,故称白屋。
简析
《徐孺子祠堂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描绘出一个宁静淡泊的隐居环境;颔联说藤萝攀树,自鸣得意,但冷落的祠堂中超凡脱俗的高士,谁也没有心思来祭奠他;颈联是对不得其用的人才的惋惜;尾联说潮涨潮落,这是自然规律;兴亡盛衰,这是社会规律。这首诗于委婉曲折的语言中,蕴含着深刻的讽刺意味。
黄庭坚
黄庭坚(1045-1105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 2547篇诗文 558条名句
书愤
陆游〔宋代〕
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
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
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
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!
少年游·朝云漠漠散轻丝
周邦彦〔宋代〕
朝云漠漠散轻丝。楼阁淡春姿。柳泣花啼,九街泥重,门外燕飞迟。
而今丽日明金屋,春色在桃枝。不似当时,小桥冲雨,幽恨两人知。(小桥 一作:小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