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新荷
蔡楠〔宋代〕
朱阑桥下水平池,四面无风柳自垂。
疑是水仙吟意懒,碧罗笺卷未题诗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朱红色的栏杆下是水平如镜的池塘,四周一片宁静,没有丝毫的风吹动,柳树静静地垂下枝条。
这样的景致,让人不禁猜想,是不是水中的仙子因为懒得吟诗,所以碧绿的荷叶上还未曾题上诗句。
注释
水平池:水与池面相平。
水仙:水中女神。
吟意:吟诗的兴趣。
罗:丝织品。
笺:精美的纸张,供题诗、写信等用。
简析
《咏新荷》这首诗赞美了荷花的清新与高雅。诗歌开头“朱阑桥下水平池,四面无风柳自垂”便描绘了一个宁静、优美的环境:朱红色的栏杆下是水平如镜的池塘,四周没有风,柳树静静地垂下枝条。这样的环境为荷花的出场做好了铺垫。接着,“疑是水仙吟意懒,碧罗笺卷未题诗”两句,诗人将荷花比作水中的女神,以其“吟意懒”来形容荷花的娴静和脱俗。同时,诗人又巧妙地用“碧罗笺卷未题诗”来形容荷花的叶片,既表现了荷叶的翠绿和美丽,又赋予了它一种文化的气息,仿佛每一片荷叶都是一张精美的纸张,等待着诗人来题诗。整首诗以清新、脱俗的笔触赞美了荷花的美丽和高雅,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。
蔡楠
蔡楠(??~1170)字坚老,号云壑,南城(现属江西)人。生年不详,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。工诗词,吕本中等常与之唱和。官宜春别驾。著有云壑隐居集三卷,词有浩歌集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 14篇诗文
南乡子·归梦寄吴樯
陆游〔宋代〕
归梦寄吴樯,水驿江程去路长。想见芳洲初系缆,斜阳,烟树参差认武昌。
愁鬓点新霜,曾是朝衣染御香。重到故乡交旧少,凄凉,却恐他乡胜故乡。
端午即事
文天祥〔宋代〕
五月五日午,赠我一枝艾。
故人不可见,新知万里外。
丹心照夙昔,鬓发日已改。
我欲从灵均,三湘隔辽海。
清平乐·春归何处
黄庭坚〔宋代〕
春归何处?寂寞无行路。若有人知春去处,唤取归来同住。
春无踪迹谁知?除非问取黄鹂。百啭无人能解,因风飞过蔷薇。(问取 一作:唤取)